閥門密封技術可分為靜密封和動密封。靜密封通常是通過墊圈實現 2 個靜止面之間的密封。動密封主要是針對閥桿部位進行密封,阻止閥門內的介質在閥桿轉動過程中的泄漏,動密封主要通過填料函實現。
常用的密封結構形式:平面密封、錐面密封、球面密封、刀形密封、帶彈性密封面的密封、雙密封面結構。
在閥門密封結構的設計和改進過程中, 李斌等[1]為了提高采油樹平板閘閥密封圈的密封性能,設計一種密封圈本體唇邊開有鋸齒狀凸起的新型柔性密封結構( 圖1) ,運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擬密封圈的工作狀況。結果表明,新型密封結構最大接觸應力比常規Y形密封圈提高了15 倍,新型柔性密封結構接觸應力比常規 Y 形密封圈有顯著提高。
![圖1 新型柔性密封圈結構[1] 圖1 新型柔性密封圈結構[1]](http://www.aleepo.com/aosailuo/e/UploadFile/202233195344255.jpg)
為了應對高溫、腐蝕以及沖蝕對高溫閘閥的影響,邵瑞平等[2]采用了硬密封加蒸汽密封的方式設計了一種新式的密封結構。在閥體和密封圈間蒸汽孔中加一進氣套筒。該高溫閘閥局部密封結構的改進,解決了閥座圈底石墨密封墊易被蒸汽吹掉而導致泄漏量增大的難題。
李偉等[3]對閥門耐火密封結構的設計優化,針對部分易失火工況的閥門進行設計改造,提高其耐火性能,確保其即便是在受到一定高溫后仍然具有較高的密封性與操作性能,不會對整個生產工藝產生影響,降低因火災或爆炸事故產生的損失。鮑鮮宇等[4]采用密封塊、O 形圈以及彈簧蓄能圈等非金屬彈性密封元件,設計了在主閥入口、主閥出口、氣室之間建立起的 3 個相對獨立的腔室的密封結構。在正常工作時主閥入口腔與氣室腔的壓力相同,則主閥閥瓣上由于介質壓力作用面積不同,閥瓣總體受力方向向下,實現密封,如圖2所示。
![圖2 全金屬密封先導閥主閥結構[4] 圖2 全金屬密封先導閥主閥結構[4]](http://www.aleepo.com/aosailuo/e/UploadFile/202233195349254.jpg)
參考文獻
[1] 李斌,王達,楊春雷. 采油樹平板閘閥柔性密封圈結構優化設計[J]. 潤滑與密封,2019,44( 11) : 105 - 111.
[2] 邵瑞平,雷剛. 一種硬密封單閘板高溫閘閥局部密封結構的改進[J]. 通用機械,2020( 09) : 22 - 23.
[3] 張建斌,楊玲玲,王曉鈞,等. 閥門耐火密封結構設計分析[J].中國設備工程,2020( 07) : 103 - 104.
[4] 鮑鮮宇,王亦逍. 全金屬密封先導式安全閥的研制[J]. 閥門,2020( 01) : 1 - 5.
以上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刪除!
更多閥門密封信息,歡迎訪問進口密封件網站:奧賽羅密封,咨詢電話:0311-87316999